《电子计价秤检定规程(征求意见稿)》与JJG 539-2016《数字指示秤》主要区别
1、增加了防作弊相关技术要求
1)增加了秤的自锁功能。
提出了开壳感应装置,提高电子计价秤的防作弊技术,有效抑制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拆机换主板、拆机替换软件、拆机加装作弊遥控装置这3 种非法改装作弊现象,阻断了计价秤拆机改装作弊实施路径,同时为了保证自锁功能的有效性,规定制造商授权解锁密码的高保密性,确保授权解锁功能不能被轻易破解。
2)增加了调整的要求。
要求秤应触发开关后方可进行计量性能有关参数调整,触发该开关不需要拆开秤的外壳,该开关应被有效铅封,在不损坏铅封的的情况下无法触发开关。计价秤产品首次检定前和使用中计量性能失准时,都需要拆开机壳进行标定操作,但是拆机标定很容易给违法分子可乘之机,在开机标定过程中更换主板、替换软件甚至加装作弊遥控装置。
3)修改了安全性要求,提高了封印要求。
增加了封印标记、铅封、印封、欺骗性使用、欺骗性使用特征的定义,规程要求对秤的安全性进行核查,首次检定应对秤的制造商的封印标记进行核查,封印标记应包括铅封和印封,后续检定应核查上一周期检定机构铅封封印标记。规程要求封印应有防伪性,封印被更换后应容易被识别。通过封印的闭环管理,预防计价秤关键零部件被伪造替换、非法植入作弊程序和加装遥控装置的风险。
4)增加了对型式一致性、唯一性信息和软件标识的技术要求。
通过型式一致性核查,杜绝无证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使用,优化市场环境。实现计价秤首次检定的一秤一码核查,有效预防假冒伪劣产品,消灭造假企业的生存土壤,净化运营环境。实现计价秤首次检定的软件标识核查,预防程序被更换。
5)增加了计价功能的技术要求。
规程要求付款金额的最小计价单位应为人民币的“分”值,金额计算应符合四舍五入的运算规则。有效防止利用单价输入缩位法,逢一进十,增加收费,损害消费者利益。
6)增加了水平指示装置的要求。
电子计价秤在使用中很难避免产生一定的倾斜,如果因倾斜而产生误差,会导致商品的称重和计价结果不准确,易引起消费纠纷。要求电子计价秤应安装水平调整装置和水平指示器,便于观察电子计价秤是否超出秤的倾斜极限位置。
2、优化检定方法,提高检定效率
1)增加了辅助检定装置,鼓励采用人工智能、自动检测等新技术提高检定效率。
2)增加了附录A 周期检定的检定方法,优化了周期检定程序,减轻一线检定人员工作负担,保障周期检定工作落实落地。
3)修改了鉴别力的检定方法,后续检定删除了鉴别力检定要求(国际建议OIML R76 明确规定,数字指示衡器不做鉴别力试验)。在处于平衡状态的秤上,轻缓地放上或取下一个等于实际分度值1.4倍(1.4e)的附加砝码,此时秤的示值应发生明显的改变。通过减差或加差法都能找到秤的平衡点,加差寻找平衡点方法可与称量检定同步进行,可提高检定人员的工作效率;
4)修改了称量测试、除皮后的称量测试的载荷点,对于能够直接看出合格或者不合格的载荷点,省略了加差闪变点的步骤,提高检定人员的工作效率。
5)置零准确度和称量测试进行合并试验,在不影响计量性能的情况下,省略了置零准确度的一次测试。
6)修改了检定记录的格式,提高检定人员处理数据的工作效率。
3、其他主要变化
1)对检定合格标志和检定封印做出了统一的详细的要求,明确了检定合格标志和检定封印的施加位置、覆盖面积、防护性能和应包含的信息等各项技术要求。
2)明确规定唯一性信息中应同时包含秤的维修记录,包括维修商、维修内容、维修时间等,填补了维修环节技术要求的空白,完善了产品出厂铭牌码、检定合格标志码、修理合格证码和检定机构铅封这“三码一封”的要求。
3)增加了称量结果的指示的技术要求,增加了读数品质、示值的形式、示值的极限等技术要求。
4)修改了计量器具标识要求,对独立单元的标识提出要求,增加了软件标识要求,修改了检定合格标志的要求。
5)增加了对多范围秤的附加要求,多分度、多范围秤的计量要求项目的检定方法。在称量、除皮后的称量、重复性、偏载及鉴别力中给出了多分度和多范围秤的具体检定方法。
6)修改了检定项目一览表,根据通用技术要求和计量要求,调整了检定项目一览表。
检定规程的主要内容
本规程编制格式上执行了JJF 1002—2010《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》,包括十个章节和三个附录:1 范围,2 引用文件,3 术语和计量单位,4 概述,5 计量性能要求(准确度等级的划分、检定分度值、多范围秤的附加要求、多分度秤的附加要求、秤的最大允许误差、重复性、偏载、鉴别力、置零准确度及除皮准确度),6 通用技术要求(型式批准证书信息一致性、唯一性信息标志、软件标识、自锁功能、安全性、调整、水平指示装置、称量结果的指示、计价功能、扩展指示装置、辅助指示装置、多指示装置、计量法制标志和计量器具标识),7 计量器具控制(检定用标准器具、检定条件、检定项目、通用技术要求的检查、计量性能检定、检定结果的处理、检定周期),8 附录A 周期检定的检定方法,附录B 检定记录格式,附录C 检定证书内页格式,附录D 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格式。